级别: 六级会员
UID: 1018995
精华: 0
发帖: 712
威望: 1000 点
金钱: 9790 RMB
贡献值: 133 点
注册时间: 2019-10-02
最后登录: 2024-11-03
0楼  发表于: 2020-09-20 21:52

美国输不起

美国输不起
横亘中美间的技术铁幕,已经拉开了
制裁步步升级!
9月15日,美国政府对华为的芯片管制升级令正式生效,包括台积电、高通、三星和中芯国际等芯片巨头,都将不再提供芯片给华为。
更糟的是,华为的手机面板等项目,也将面临三星的断供。
不仅如此,美国商务部甚至还进一步收紧了对华为的限制,将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“实体清单”。
美国制裁的决心、打击的力度之大,让许多关联厂商噤若寒蝉,甚至连中国自己的芯片代工厂中芯国际也委婉地说“绝对遵守国际规章”。
华为余承东不禁叹息,“芯片没办法生产,很困难。这可能是麒麟高端芯片的绝版,最后一代”。
有分析人士认为,芯片断供会在2021年开始严重影响华为近60%的营收,华为的芯片库存将在2021年用完。即使未判华为死刑,也基本上等于判了死缓。最好的情景是市场占有份额下降,最坏的情况则是退出市场。
今天的情形已经不是老大不如老二的情节,而是做买卖做不过他,我就干掉他的意思。我们面临的是,美国全方位阻止中国技术进步、全面封锁中国技术的科技冷战。
不是你死,就是我活。
没有第三种可能。
《纽约时报》甚至耀武扬威似地,起了这么一个大标题:
《America Is Going to Decapitate Huawei》(译:美国将砍下华为的头)
一句话道出了中美这场科技冷战的实质:丛林法则、原始野蛮血腥。
很多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,逐渐变成现实。
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一针见血地指出:未来数字化与智能文明时代,美国输不起,中国不能输。
美国输不起
美国制裁华为,实质上是一种“杀敌一千,自损八百”的悖论:
2019年,全球半导体营收中,美国占47%;而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产品消费国,占54%,相当于美国、欧盟及日本市场的总和。
美国的重拳出击,相当于让美国自己人为此买单。
明知如此,但美国为何依旧一意孤行呢?
1. 史上第一次,美国没有引领下一个技术时代
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,引用了美国司法部长巴尔的说法:
“这是19世纪末以来,历史上第一次美国没有引领下一个技术时代。”
也就是说,这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在一个重要技术领域领先。
为什么创新能力极强的美国,会在5G上掉队了呢?
用美国国防部的说法,就是:频段对不上。
最适合5G的频段,大多掌握在美国军方手中,协调难度极大,达成协议往往需要5-10年,而且清退的时间、成本非常高昂。
所以美国一时难以转换“车道”。再加上,现在中国已经在5G上建立了领先地位,占据全球基础设施市场的40%。
想要追赶,更是难上加难。
2. 中国正在撼动美国经济领导力的基石
如同我们所看到的,中国确实在崛起,如同流星般快速向前。
捷克前总统哈维尔的描述很准确,他说:“这一切发生得太快了,我们甚至还来不及去惊讶。”
中美之间,如果中国永远做服装、鞋帽、家电、玩具、轻工机电产品,那么中美永远相安无事。
中国人多赚几个点顺差,对美国来说无所谓。
问题是美国人发现中国再也不安于现状了,不安于用8亿件衬衫换一架波音飞机,再也不甘心只做下游产品,照着中上游、照着高端来了。
2018年上半年,中国的“独角兽”企业吸引全球资金560亿美元,美国吸引420亿美元。美国政府最权威的智库——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得出的结论是,美国与中国的人工智能领域正在并驾齐驱搞竞争。
美国副总统彭斯甚至讲,中国试图控制全世界90%的先进工业,包括机器人、生物科技、人工智能。中国人正在撼动美国经济领导力的基石。这一点苏联人没有做到,但中国人做到了。
《华盛顿邮报》有过一篇报道,说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理工毕业人才。2001-2014年,中国新开设1800多所大学,培养了近500万科学、技术、工程、医学毕业生,是美国的10倍。
这才是让美国人最恼火的地方。根本原因是美国人发现中国经济发生了结构性变化,觉得你动了他的奶酪。
所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科顿说:如果中国留学生想来学莎士比亚和《联邦党人文集》,这是他们需要来美国学习的东西,但他们不需要来美国学习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。
[h3]3. 担心“中国模式”挑战“华盛顿模式”[/h3]
哈佛大学艾莉森教授曾说,“从未有一个国家如此迅速崛起”。
他接着说,在这背后,是由以目标驱动而行动的领导者,和一个干实事的政府构成的。
美国曾经有一个《华盛顿宣言》,把西方模式和美国模式做了系统分析,把美国模式称为“华盛顿模式”。
美国很担心“中国模式”挑战“华盛顿模式”。
一些美国学者很疑惑:中国搞“一带一路”、上海经合组织、中非论坛等,到底想干什么?
所以他们提出两种文明的冲突,就是担心“华盛顿模式”被挑战了。
中国不能输
中美之间这场科技冷战,对中国来说同样没有丝毫退路:
1. “科技胖龙”
尽管中国2019年的研发投入,已经占到GDP的2.2%,总量在全世界排第二,但一些需要长期投入的基础研究领域,占比长期徘徊在5%,缺乏足够的投入。
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曾发布过一份报告,将中国称为“科技胖龙”,原因在于,中国花费了很大的人力、资源、金钱、时间和政府政策在创新上,但创新的效率不高。
报告作者肯尼迪一针见血地指出:“如果中国不将更多的资源转移到基础研究,并增强教育质量的话,是无法站到创新的前沿的。”
2. 光刻机之痛
和真正的世界级企业相比,中国的产业生态、底层技术整体上还是落伍的。
我们知道,华为手机很先进,似乎能够挑战苹果和三星的市场份额,可问题在于无论是其中的软件生态,还是核心芯片乃至于背后的光刻机,都是嫁接在别人既有的体系之上的。
这就相当于我们做出来的东西,只会使得别人的生态更强大,因为我们没有属于自己的底层技术。
最典型的一点就体现在芯片上,中国芯片企业有很强的设计能力,但却没有生产能力。光刻机是许多人的痛。
在“十二五”科技成就展览上,中国生产的最好的光刻机,加工精度是90nm,相当于2004年上市的奔腾四CPU的水准。
而现在最先进的EUV光刻机可以做到的精度是7nm,相当于一根头发的万分之一。
为什么中国做不出高精度的光刻机呢?因为太难了。
就目前最先进的EUV光刻机来说,单台设备里就有超过10万个零件、4万个螺栓,以及3000多条线路。
仅软管加起来,就有2公里长。设备重量足足有180吨,单次发货需要动用40个货柜、20辆卡车以及3架货机才能运完。
更重要的是,设备买回来,也不是像电视冰箱一样,放好、插电就能开动这么简单。
一般来说,一台高精度光刻机的调试组装,需要1年时间。而零件的组装、参数的设置、模块的调试,甚至螺丝的松紧、外部气温都会影响生产效果。哪怕1里外的一辆地铁经过,都能导致多数设备集体失灵。
同时,原材料也是个大难题。比如在硅片纯度上,我国已经实现自产的光伏硅片,一般是6-8个9,也就是99.999999%。但半导体的硅片纯度却是11个9。小数点后多3-5位,意味着杂质含量相差了1000-10万倍。
为什么必须将杂质含量降到这么低呢?因为电子的大小只有1/10纳米,哪怕仅有几个原子大小的杂质出现在硅片上,也会彻底堵塞一条电路通道,导致芯片局部失灵。
所以,光刻机的世界里,只存在赢者通吃。
这就是为什么虽然中国芯片设计位居世界第二,但只要美国一声令下,我们立马就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”。
今天,中国的制造业产值已经相当于美国、德国、日本之和。但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,仍然存在许多“卡脖子”的环节:
1) 操作系统
拿Windows系统举例,如果美国进一步脱钩,禁止我们用Windows系统,那就麻烦了。
过去30年,我们开发出来的各种软件都是嫁接在Windows系统的基础上的,将来倒是也可以自己建一个系统,但这个转换系统的过程需要付出巨大代价。
2) 材料
工信部对全国30多家大型企业、130多种关键基础材料的调研显示:32%的关键材料领域仍为空白,52%依赖进口。
3) 数控机床
中国许多工厂里,自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了。但它们的自动化设备是谁的呢?基本上都是那三四家公司,ABB、三菱、库卡等,就是这几大品牌。
中国的工厂实现了所谓自动化、信息化,但设备的主要来源并不是中国的。
4) 信息硬件
比如,手机射频器件。2018年,手机射频器件的市场规模在150亿美元,但高端市场基本被Skyworks、Qorvo和博通3家垄断了。
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生产国,但自己造不了高端的手机射频器件。
3. 前车之鉴
今天美国对中国干的事,打我们的5G、打我们的人工智能,当年对日本、法国、德国都一一干过。
来看几个曾被美国“选上”的外国企业:德国西门子,电机产品曾领跑全球;法国阿尔斯通,曾是全球电力、能源领域巨头;英国宇航系统,曾是欧洲最大的国防承包商。
这些企业,在美国眼里,都是危险的信号,因此都被美国收取了大量罚金,叫停了不少全球业务,甚至有多位高管被拘捕。
假设掌握5G技术的不是中国企业,而是日本、欧盟企业,美国照样会举国之力打压。

当年,日本也曾被美国人打压过。它打日本什么呢?半导体和汽车。下手同样狠毒,发动过14次“301”调查。
上世纪80年代后期,美国对日本半导体产业发起突袭:政治封杀、商业打压、关税压迫,无所不用其极,尤其是培养了南*棒来挤压日本半导体产业。
没几年,日本就从全球第一半导体强国宝座上跌落了。日本半导体引以为傲的三大楷模,松下、东芝、富士通的半导体部门先后被出售。
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战略室主任薛力,总结过这么一句话:
美国政府向来是在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提倡自由经济,而在没有技术优势下就会强调国家安全。
结语
回过头来看中美摩擦,不要幻想在一两年内结束。
长期来看,主战场一定是在科技竞争上。
而当我们一步步向前溯源时,会发现一切都回到了任正非此前无数次强调的基础科学上。
就像如果没有1703年建立的现代二进制,那么200年后的机器语言就无从谈起;而等离子物理、气体化学,更是刻蚀机等关键设备的必备基础。
所以中美科技战的关键,始终在于基础研究、知识创新和基础教育。
牛津大学教授、技术与管理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晓岚,在一篇文章中说,缺少原始创新是中国创新的一大致命短板。我们现在的创新,不说100%,至少90%都是伪创新。
今天中国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局面呢?
要知道,其实早在1965年,中国就研制出了65型接触式光刻机,研发出了第一块成型的半导体集成电路。那时,后来称霸光刻机界的荷兰ASML公司还没有成立。
同样早在1980年,我们的大飞机运-10就曾经成功试飞了,但1985年后中国开始跟美国麦道公司组装麦道飞机,民航干线飞机几乎全部依赖进口。运-10也就因此停飞,事实上下马,产业链也随之断了。
这一切都是因为改革开放后,我们许多人一直有一个幻想,说什么我们融入了国际分工,这些都可以不做,“造不如买”。
有知名教授感慨地说,因为不挣钱,连续3年毕业学生没有一个去搞集成电路的。
所以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虽然成就辉煌,但是也有缺点。这40年的一个大失误,就是一切向钱看,什么赚钱干什么。自主创新搞研发是最不赚钱的,拿钱往海里扔,所以很多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研发,就没人搞了。
但要清楚,科学技术靠化缘是化不来的,一定是自己坐冷板凳坐出来的。
科技不仅能制造原子弹,也可以煮出茶叶蛋。
科技不仅能计算弹道轨迹,也可以计算外卖的最佳路径。
科技让你我这样的普通人也能在岁月里获得快乐、安宁、勇气和尊严。
科技是枪,也是玫瑰。
有时人们持枪远征,荒废了玫瑰园;有时人们沉迷园艺,家园却被铁蹄踏平。
而在那些伟大的故事里,人们手握钢枪,身后鲜花盛开。